【逐梦新晃推普韵,侗乡共语进万家】“拼”甲骨文建童趣课堂 “传”文脉展童心风采
时间:2025-07-09 06:15:00 访问量:
彩色扭扭棒在课桌上弯折缠绕,“比”“叉”“草”的古老符号渐渐成形……2025年7月9日,多宝·duobao官方网站多宝·duobao官方网站“逐梦新晃推普韵,侗乡共语进万家”三下乡团队走进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中心小学,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甲骨文探秘课,让沉睡千年的文字在侗乡童稚指尖重新焕发温度与色彩。
图/团队成员陈一亮听同学介绍甲骨文作品
在这堂名为“甲骨奇遇记”的课堂上,成员们巧妙运用扭扭棒这一充满童趣的材料,引领孩子们亲手“建构”文字的筋骨。当柔软的绒棒被一双双小手塑造成形象鲜明的“马”“鱼”“羊”等古文字时,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。每一次成功拼搭,都仿佛叩开一扇通往中华文明源头的神秘之门。团队更以这些“立体”甲骨文为生动教材,带领孩子们通过甲骨文“象形”和字谜猜汉字,在清晰诵读字音词义之中,将普通话推广自然融入文化传承的脉搏中。
图/团队成员陈一亮与同学合照
图/团队成员陈一亮带领杨甜同学朗读甲骨文作品
“我喜欢这个‘哈’字,它的甲骨文和哈哈哈笑起来的样子很像!”杨甜同学兴奋展示着自己完成的作品。孩子们指尖缠绕的不仅是彩色绒棒,更是文明源流的朴素感知。这堂趣味盎然的课,悄然在侗乡学童心田播下对母语文字深沉认同的种子。
图/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合影
团队成员们深有感触:“我们期待以可触可感的甲骨文为桥梁,让侗乡孩子与古老汉字建立生命联结,在文化根脉的认同中,也把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传递到更远的角落。”团队此行,不仅让幽深文字从书简跃入生活,更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热爱母语与中华文明的种子。当古老符号与童真巧思相遇,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,在凉伞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生动流淌,甲骨文“活”起来,推普也就“动”起来,文脉更好“传”下去。
图/瞿可可
文/瞿可可
一审/官其玲
二审/罗振军
三审/曾志东